家有宝贝,六一怎么过?是去游乐场疯玩一次?还是去肯德基大吃一顿?有这么二十个家庭的宝贝和爸爸妈妈们却选择了不一样的“玩儿法”——体验古籍修复!
6月2日,来自成都的二十个家庭走进了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下属的洛带艺匠古籍文献修复博物馆,体验了一把古籍修复作业,并“像古籍修复师一样”动手制作了自己的瓦当传拓作品。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和中心的修复师叔叔阿姨们一样,孩子们的传拓课程是从制作自己的传拓工具开始。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个小拓包的制作,“咋都有那么多的讲究?”一位妈妈感叹到,“不自己制作,根本不知道里面的细节要求那么多,一不小心做的拓包就不趁手啊!”
拓包做好了,就可以上墨了吗?当然不!第一件事情是“喷水”!接下来的刷白芨水、上纸、刷纸、上墨流程,孩子们都按照标准的传拓流程认真地操作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孩子们身旁的爸爸妈妈们比孩子们还紧张。“哎呀,一定要轻一点,否则纸又被刷破了!”一位妈妈还终于忍不住了,自己上了手。
好容易把瓦当图案给刷清晰了,开始上墨吧!“哎呀,我的怎么成了墨团了!”“哎呀,我的怎么又破了!”孩子们一边做一边忙于处理各种层出不穷的小问题,“这真的是‘看者容易做者难’啊!”一位帮女儿瓦当上色的爸爸感叹到。即便有这样那样的小插曲,但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仍旧响遍了教室。
拿着自己的亲手制作的瓦当拓片,一个个小小修复师成就满满!“我以后就要做你们这个工作!”这是今年六一节,作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的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收到的最好的礼物!